第85章 复苏悔悟,革新盛景

在太医们夜以继日的精心照料下,在无数珍贵药材的滋养下,陷入沉睡多日的大楚皇帝,终于缓缓睁开了双眼。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他苍白而憔悴的脸上,映出几分虚弱。他的眼神从最初的迷茫逐渐变得清明,意识也慢慢回到了身体之中。当他完全清醒过来,看清周围熟悉的宫廷陈设时,心中百感交集。

皇帝苏醒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京城炸开。大臣们纷纷放下手中的事务,急匆匆地赶往皇宫,想要亲眼确认皇帝的状况。朝堂之上,众人脸上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又有对未来局势的隐隐担忧。而苏然,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便放下了手中关于暗影盟的调查工作,赶到了皇帝的寝宫。

“陛下,您终于醒了!”苏然单膝跪地,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

皇帝看着眼前的苏然,这个为大楚鞠躬尽瘁的臣子,心中满是感激与愧疚。他虚弱地摆了摆手,示意苏然起身,然后缓缓说道:“苏然,朕昏睡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大楚上下,多亏有你和诸位大臣的支撑,才没有陷入混乱。”

苏然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陛下,这是臣等的职责所在。只是,如今大楚虽暂时稳住了局面,但内忧外患仍未彻底消除,还需陛下带领我们共渡难关。”

皇帝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懊悔:“朕这次中毒昏迷,在昏睡中经历了许多。朕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意识到之前的扩张之举太过自大和冒进。朕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百姓的疾苦和国家的承受能力。如今回想起来,实在是追悔莫及。”

朝堂之上,皇帝当着众多大臣的面,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的声音虽然虚弱,但却充满了真诚:“朕曾因野心膨胀,不顾国家和百姓的安危,发动了那场劳民伤财的战争。如今想来,是朕的过错。朕向天下百姓道歉,也向诸位爱卿道歉。从今往后,朕定会以民为本,以国为重,不再轻易发动战争,而是将精力放在国家的发展和百姓的福祉上。”

大臣们听了皇帝的这番话,心中都十分感动。他们看到了皇帝的改变和决心,也对大楚的未来重新燃起了希望。

与此同时,在南方的格物部,依旧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研究景象。格物部的成员们并没有因为外界的动荡而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继续深耕细作,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下,格物部再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印刷术和造纸术相继现世。

印刷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书籍的制作方式。以往,书籍的抄写全靠人工,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错误。而现在,通过印刷术,只需要制作一套活字版,就可以快速、大量地印刷书籍。这大大提高了书籍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书籍的成本。造纸术的改进也同样意义重大。新的造纸工艺使得纸张的质量更加优良,成本更低,产量更高。这两种技术的结合,让书籍的传播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苏然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大喜。他深知这两项发明对于大楚文化传播和教育普及的重要意义。他立刻将这一喜讯上报给了皇帝,并详细地阐述了印刷术和造纸术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皇帝听后,也是兴奋不已:“此乃大楚之幸事!有了这两项发明,我大楚的文化必将得以广泛传播,百姓们也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知识,提升自身素养。苏然,你一定要好好推广这两项技术,让它们造福大楚的每一个角落。”

苏然领命后,立刻行动起来。他在南方建立了多个印刷工坊和造纸作坊,组织工匠们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同时,他还鼓励各地的文人墨客将自己的作品整理出版,丰富书籍的种类和内容。在苏然的大力推动下,印刷术和造纸术很快在大楚各地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的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书籍涵盖了历史、文学、科学、医学等各个领域,内容丰富多样。它们不再是贵族和士大夫们的专属品,而是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无论是繁华的城镇,还是偏远的乡村,都能看到人们手捧书籍,认真阅读的场景。

在城镇的集市上,专门售卖书籍的店铺如繁星般散布开来。人们在闲暇之余,总会来到这里,挑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