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力挽狂澜,布局边防

晨光熹微,柔和的光线透过雕花的窗棂,洒落在皇宫的大殿之中。苏然身着一袭黑色的劲装,身姿挺拔,神色坚毅地站在大殿中央。他的目光如炬,扫视着周围的一众大臣,心中早已对当下的局势有了清晰的判断。皇帝高坐在龙椅之上,神情凝重,眼神中透露出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整个大殿内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压抑的气息,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陛下,如今暗影盟势力猖獗,两大帝国已被其暗中控制,岭南地区的局势更是岌岌可危。我朝若想在这场危机中安然无恙,必须加强边防力量,重新布局军事防御体系。”苏然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大殿内回荡。

皇帝微微点头,示意苏然继续说下去。苏然深吸一口气,有条不紊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臣认为,当务之急是整改军团编制。我们应在各方提拔一名大将,分别镇守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东北等边疆要地,每个地方配备二十万大军,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这些大将必须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作战经验,能够在关键时刻独当一面,守护好边疆的安宁。”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有的大臣微微点头,对苏然的提议表示赞同;有的大臣则面露疑虑,似乎在思考这一方案的可行性。

苏然并未理会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与此同时,锦衣卫应加强在国内的布防。锦衣卫作为陛下的亲信力量,应在国内每一处重要城镇和交通要道设立据点,严密监视各方势力的动向,及时发现并铲除可能存在的内奸和隐患。只有确保国内的稳定,我们才能集中精力应对外部的威胁。”

皇帝皱了皱眉头,问道:“苏然,你所说的这些措施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此大规模地调动军队和资源,是否会对国家的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而且,在短时间内选拔出如此多的优秀将领,谈何容易?”

苏然早料到皇帝会有此疑问,他恭敬地回答道:“陛下,臣深知此事的难度和压力。但如今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若不采取果断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至于财政问题,臣认为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开源节流。一方面,加强对商业的监管,打击走私和偷税漏税行为,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削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优化资源配置。在选拔将领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公开选拔、举荐等方式,广纳贤才。同时,对现有将领进行培训和考核,提升他们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人选。”

皇帝听了苏然的解释,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苏然接着说道:“此外,水师的力量也不容忽视。臣建议将水师分为三个团,分别负责沿海的不同区域。水师不仅要加强对海上的巡逻和防御,还要具备一定的远洋作战能力,以应对可能来自海上的威胁。而且,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我们必须为大部分军队配备格物部最新研发的火器。这些火器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和威慑力,能够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火器?”一位老臣站了出来,满脸担忧地说道,“苏然将军,火器虽然威力巨大,但目前还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而且,制造和使用火器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我们是否应该慎重考虑?”

苏然看向这位老臣,耐心地解释道:“大人,您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我们不能因为眼前的困难而放弃进步。格物部的火器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改进,已经越来越成熟。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加强培训和管理,完全可以避免。而且,火器的优势远远大于其劣势。在战场上,火器能够给敌人造成巨大的打击,提高我们的胜算。至于资源和资金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调配和利用,将其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臣们逐渐认识到苏然提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虽然仍有一些人心存疑虑,但在皇帝的支持下,最终还是达成了共识。

“好,就按苏然将军所说的办。”皇帝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传朕旨意,即日起开始整改军团编制,选拔优秀将领镇守边疆。同时,加强锦衣卫在国内的布防,扩充水师力量,为军队配备格物部的最新火器。苏然,此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尽快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