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尘对秦罗萱交代了几句,见她一一记下,便放下心来,又命人去库房取了些珍宝珠玉等物,交给她一并带去。
与张让、赵忠那等贪婪之人谋划,怎能不备足“礼数”?
要不是这个时代还没出现银票,金银携带不便,张尘就直接送钱了。
毕竟,什么都没有真金白银来得实在。
哼!不着急,等到时候,吃了我的都得给我吐出来!
秦、苏二人告退离去,张尘又叫人唤来赵云,命他挑选二十名亲卫,乔装成商旅,护送秦罗萱进京。
赵云武艺高强,人也机敏,有他随行护送,张尘自是放心。
安排完这些事情,张尘也开始准备下一步的计划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算是乱世到来之前难得的平静,张尘打算大力发展军政民生,为将来乱世争雄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便是民生。
冀州本是富庶之州,物富民丰。历史上,曹操击破袁绍后也曾说过,“揽冀州户籍,可得甲兵三十万,故为大州也”。
奈何,冀州受黄巾荼毒甚重,元气大伤。但如今,黄巾、黑山皆已诛灭,内忧不再,接下来,只要着重安抚民生,吸纳流民,必能恢复往昔之昌盛。
想到这些,张尘急召田丰、沮授、董昭三人,计议安民之策。
几人经半日商讨,最终商定了三大方略。
其一,为安民。
春耕已至,即令各郡县安置流民,拓地开荒,复建村落。
去年他在广平施行此令时,春耕已过去大半,又有盗匪山贼滋扰,成效不显,如今可大不相同了。
盗匪之患已平,百姓能安心过好日子了。
冀州流民甚众,若是安置得当,人口起码能增加三成。过得数年,坐拥百万人口亦非不可能。
其二,为屯垦。
如今相对太平,并无战事,张尘便想起三国史上,曹操曾命于禁率军中老弱屯垦,以充军备。果然不出数年,仓廪丰实,粮草足备。
冀州经多年战乱,无主之地甚多,就算号召流民开荒,一时也难以尽数复耕。田地抛荒,实属可惜,倒不如趁着此时天下太平,开设军屯。
但此事有利也有弊,军士若常年屯垦,疏于训练,不免丧了锐气,失了锋芒。
历史上,于禁不就是如此?常年屯垦,磨灭了为将的胆气,樊城一战,被关羽生擒后,竟然乞降。
因此,张尘也是思虑良久,终于决定,与第三条方略并举施行。
这第三,便是整军。
经瘿陶、隆尧一战,新纳降卒四万余众,如今的冀州已有可战之兵十二万人,这还不算赵郡国和甘陵国两处的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