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解:“小主,差不多就行了,咱兵不血刃,就拿了人家三分之二国土,还要怎样,趁着这货还没反应过来,见好就收吧。”
被荀彧这么一说,刘华也不在再坚持了,回过头来,笑嘻嘻说道:“就按大王说得办,我们大汉就吃点亏,一切为了两国百姓。
来,咱们签署盟约,签字画押,昭告两国百姓。”
延优一把鼻涕一把泪,哭着在盟约上签字,这说好听点是盟约,其实就是个卖国文书啊。
但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可谓是城下之盟,不签也得签。或许这是最好的结果了,主要是签了,自己就能活命保国。
条约写明:北汉江以北领土,划归大汉所有,北汉江以南为高句丽国所有:高句丽国向大汉称臣,年年纳贡:高句丽国不得欺压大汉商贾百姓,两国公平贸易。
就这样,那个在风雨中飘摇,眼看就要不行了的大汉王朝,却再次弄出了动静,再次开疆拓土,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几百年来,在刘华个荀彧的操作下,大汉和外族有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当然,对大汉没啥,主要是对外族不平等。
荀彧这厮恬不知耻,还特意叮嘱延优,离今年岁末还有半月呢,今年的岁贡也不能忘了,赶紧派人去朝贡我大汉天子。
延优也不抵赖,当天就派人划船出海,带着高丽人参、鹿茸、呼啦草,还有金银美女,直奔大汉青州而去。
延优有这么听话吗,肯定不是,这货心里早把大汉都诅咒八百遍了。
他主要是想借着朝贡之机,给刘华告黑状,或者博取大汉天子的同情,幻想着自己损失的土地,能失少一些。
那位出海的高句丽使者名叫朴常,走得是海路,直线距离到青州还是很近的。
而刘华没有船,只能派出快马给天子报捷,那路可远了去了。
高句丽使者受延优所托,拼命摇船,定要抓紧时间,早点见到大汉天子,为我家大王诉苦,为我高句丽百姓求情。
就这样,打了鸡血赶路的高句丽使者,比刘华家的破马跑得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