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少主已带到!”好姐姐上前作揖,少年躲在身后,似乎还有点紧张,毕竟已经好几年没和父亲见面,在那段时光里,陪伴自己的除了藏经阁里浩如烟海的书籍,也就是这寺庙里的和尚。当然除了读书的枯燥和内心里的孤独,也有丝丝温暖,因为每个月十五,最疼他的亲姐姐—昭阳郡主会带着他的玩伴以及他的东姐姐陪他玩,每次都会带来很多东西,最让他喜欢的是父亲某次出征之前亲手做的木剑。后来随着时间的流转,玩伴入了私塾后又进了天印书院,东姐姐也留在王府里生活。
那残存的印象也是停留在王爷为数不多的几次探访,每次探访最多一炷香的时间,除了询问他的身体状况,也没其他的,无非是交代方丈督促他的学业。说来也巧,每次探访,少年他不是看书累了休息,就是病了躺在床榻上,残存的印象就是眼睛微微睁开那模模糊糊的脸庞。
"退下吧!" 一道低沉而威严的声音从旁边的柱子后面传来。东姐姐闻声,恭敬地应了一声,然后悄然退出了房间。
此时,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推着一辆轮椅缓缓出现。轮椅上坐着一位神情威严的王爷,他的身影在少年的眼中逐渐清晰起来。
"管叔,你也退下吧,我和渊儿有很多话要说。" 王爷微微侧过头,向着身后的管家说道。管家点了点头,推动轮椅来到大殿的中央,然后从旁边的侧门离开了大殿。
"渊儿,过来,让父亲好好看看你。" 王爷的目光落在少年身上,充满了慈爱与期待,同时挥动着右手示意他靠近一些。少年的心跳陡然加快,紧张得不知所措,但还是低着头走到了王爷身边,并蹲下身子。或许是出于本能反应,此刻他的脑海中一片茫然,仿佛失去了思考能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怎么穿成这样?头发乱糟糟的,脸上也脏兮兮的?" 王爷低头看着少年,轻柔地将手放在他的肩膀上。王爷凝视着眼前这个略显稚嫩的少年,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他想起五年前,自己的渊儿还是个天真无邪的小娃娃,如今却已长成了半大不小的模样。时间过得真快啊!
“清晨从江北渡船到了风铃渡,刚下船就遇到了一伙流民,他们一窝蜂的朝我涌来。”
“然后你就把衣服当了?”王爷一脸轻松的望着少年,带着微微的笑意。
“看他们骨肉嶙峋,衣服破破烂烂的,脸上透露着可怜,还有边上的孩童哇哇直哭,我于心不忍,于是乎就把衣服换了些银两给了他们。”
“渊儿,有怜悯之心,对穷苦百姓施以仁义,为父甚是喜悦,但也别被表面所欺骗。”王爷说到这,轻声的笑了起来,笑声中透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睿智和深沉。
说罢,一位身姿婀娜、面容姣好的女子从王爷一侧轻盈地走了过来,手中捧着在上午被当掉的衣服。她的目光温柔如水,静静地注视着王爷和少年。
“姐姐!”少年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意,开心地起身迎了上去。少年对姐姐的喜爱溢于言表,因为在那些曾经孤独的时光里,姐姐一直陪伴在他身旁。
“舅舅,舅舅!”女子身后传来两声稚嫩的呼喊声。紧接着,两个小孩子手拉着手,一高一矮,奔跑着朝这边过来。矮点的小孩子显然还没有学会如何稳定地行走,更别提奔跑了,这不,一个不小心就摔倒在地。
少年循声望去,见到小外甥摔倒了,立刻快步上前,动作轻快地将他扶了起来。他关切地询问是否受伤,并轻轻拍去小外甥身上的尘土,眼神中充满了关爱之情。
“没事吧,昊儿,走路慢点哦!”少年轻轻地拍打着衣服上的灰尘,说话间大点的孩子立马抱紧了少年。“哎呦,我的晨儿怎么力气这么大了”,少年转过身一把搂在了怀里。
“舅舅,给你糖吃!”嫩嫩的小手递过去一颗糖。
“舅舅不吃,给弟弟吃,好不好!”少年摸着小脑袋。
“晨儿啊,把嘴里这点吃完后,今天可不许再吃啦!不然牙齿就要掉光咯!”女子转过身来,对着眼前这个可爱的小家伙温柔地说道。只见孩子听话地张开小嘴,果然如女子所说,嘴里的牙齿已经所剩无几,但他还是露出一个天真无邪的笑容:“好的,娘亲,晨儿记住了!”
接着女子又微笑着对孩子们说:“你们俩去后院好好玩一玩哦!”得到指示后的两个小家伙便慢悠悠地朝着后院走去。
“已经有整整五年没有见面了呀,晨儿都长这么大了。我还记得当年我离开这儿的时候,昊儿甚至都还没有降生呢……”女子感慨万分地说道。
“确实如此啊!这五年来发生了太多事情,连我的渊儿都已在不知不觉间成长为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喽!”说到这里,女子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轻柔地抚摸着少年英俊的面庞。而少年则紧紧抱住了女子,仿佛想将这些年缺失的温暖全部弥补回来。女子感受到了少年的热情,她的手也轻轻地拍打着少年宽阔的后背,给予他无言的安慰和支持。
“沁儿,现在赶回王府恐怕时间来不及了,要不就在这里给渊儿接风洗尘吧!”
“好的,父亲!我这就去安排!”女子随后走出大殿,步伐轻盈而坚定。
五月的天气变幻无常,如同孩子的脸一般,说变就变。白天还阳光明媚、热气腾腾,到了傍晚时分,却突然下起了绵绵细雨。微风拂过,寺内的草木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秘密。天空中不时传来阵阵雷电声,给整个寺庙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氛围。
此时此刻,屋内的下人们正忙碌不堪。他们点起灯火,将房间装点得温馨而华丽;仔细清扫每一个角落,确保环境整洁宜人;端上一道道精致的菜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全力以赴地为即将到来的接风宴做准备。
“管叔,寺里的僧众是否已经安排妥当?”王爷的声音低沉而威严,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
“王爷放心,一切早已安排就绪。所有的僧人都被安置在殿后就餐,并且已经得到叮嘱,结束后会在殿后诵经修行,绝对不会影响到给少主接风设宴。”管家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嗯,那圆鉴方丈呢?”
“上午我们便已邀请圆鉴方丈。方丈得知少主今日归来,甚是欢喜,甚至提前三日结束闭关,特意前来与少主相见。”管家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喜悦。
听到这里,王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圆鉴方丈乃是德高望重的高僧,少年幼年开始便在寺内生活,受其教诲与点拨,甚至收其为关门弟子,他的出席无疑会为这场接风宴增色不少。
说话间,少年走了进来,只见他在沐浴更衣之后,仿佛脱胎换骨一般,显得英俊潇洒、气度不凡。就在这时,殿后传来一声轻微的咳嗽声,众人纷纷转头看去,只见方丈拄着禅杖,缓缓地走进大家的视野之中。与方丈一同进来的,还有另外一位和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师傅!”少年穿过人群,径直朝着方丈走了过去。“都怪弟子不孝,晌午时分来到此地,竟然忘记前往您那里报个平安!”少年搀扶着方丈,满脸都是愧疚之意。
“无妨,无妨,只要你能平平安安地回来,为师就放心了!”方丈轻轻地拍了拍少年的手,示意他不必太过自责。
“圆智师叔,您的脑袋怎么了?为何还缠上了纱布?”少年转过头,疑惑地看着站在方丈旁的和尚。
“今日上午诵经结束后,我便在殿前的花园里修剪花枝,却不知被哪个没长眼的乱丢酒瓶,结果就成这样了……”听完这番话,少年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尴尬。若是让师叔知道那个乱丢酒瓶的人就是自己,恐怕少不得要挨上一顿训斥。而站在角落里的东姐姐,此时也不禁用手捂住嘴巴,试图掩饰住那即将脱口而出的笑声。
“诸位请坐吧!”王爷微笑着向众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所有人坐下。管家也心领神会地向所有仆人侍卫挥挥手,示意他们退到殿外守候。于是乎,众人纷纷按照座位顺序依次坐下。
此时此刻,屋外的雨依然在下个不停,仿佛永远也不会停歇一般;风也依旧在猛烈地吹着,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雷电更是时不时地在天空中划过,闪耀出耀眼的光芒。然而,与屋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屋内却是一片热闹非凡、觥筹交错的景象。人们欢声笑语,为少年的到来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突然在屋顶上一闪而过。门外的侍卫们立刻警觉起来,纷纷拔出手中的刀,仰头观察着屋顶上方的动静。紧接着,一只黑猫从屋顶上轻盈地跳了下来,发出一声“喵~~”的叫声。这只黑猫落在一旁的长廊上,伸出舌头舔舐着身上湿漉漉的毛发,然后迅速跳跃着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侍卫们都以为刚才的黑影只是一只普通的夜猫,便松了一口气,将刀重新插回刀鞘里。毕竟,这样的情况在寺庙中并不罕见。
“王爷,听屋外的雨声,恐怕一时半会儿还停不下来呢。今晚只好委屈您在寒寺里将就一下了。”方丈攥着手中的佛串,身体微微倾向身旁的王爷,轻声说道。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歉意,但更多的还是对王爷的关心和尊重。王爷微微一笑,表示并不在意,反而感谢方丈的热情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