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儿听后,心里一阵酸楚。她环顾四周,发现老婆婆家中的陈设极为简陋,桌椅不仅破旧,甚至有些已经摇摇欲坠。“婆婆,您这日子过得真是太艰难了!”灵儿感慨地说道。
婆婆满脸微笑,他早就习惯了当下的生活。“虽然这日子清苦些,但是有孙儿相伴倒也不觉得什么!”
“那你平日里究竟是以何谋生啊!看你和这些孩子过得如此清苦,我这里还有一些银两,拿去给孩子们多购置些吃食和衣物吧!”说着,灵儿轻轻地将随身携带的银两全都放置在了桌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哎呀,姑娘,您实在是太客气啦!真的不用如此破费!老身一直以来都承蒙一位好心先生的慷慨资助,虽然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仅仅只是用于吃穿用度,倒也还能够勉强。所以啊,您还是快快把这些银两收回去吧!”婆婆一边赶忙摆手拒绝,一边满脸感激地解释道。
“哦?先生?”
“可不是嘛!那位先生也是我们同村之人呐,就在城南的钟家埠。想当年,我们那个小村子不知怎的突然闯进来一群兵痞子,他们简直丧心病狂,竟然残忍地杀害了村里所有的人呐!唉……”说到此处,老婆婆不由得深深地叹了口气,脸上流露出无尽的悲痛与哀伤。然而,她很快又调整好了情绪,继续讲述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当时老身恰好去城里的一户人家帮忙接生,因此侥幸躲过了那场劫难。而那位先生呢,则因为一时贪玩,跑到草丛里睡着了,结果阴差阳错地逃过了这场杀身之祸。”
很难想象,如此惨痛的经历从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口中道出时,竟是如此的平静淡然。可想而知,这位坚强的老人家在此之前究竟承受过多少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磨难!
“自那以后,我便带着他在这儿相依为命地生活了好几年。等到他长大之后,便开始四处游历闯荡江湖去了。听说啊,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一名名闻天下的神医,人们都尊称他为‘秋水先生’呢!至于老身自己嘛,后来有幸寻得了一户善良人家收留,这才有了一处安身之所。再往后啊,日子也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到了现在喽!”说完这番话,老婆婆布满皱纹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等等,“秋水先生!”灵儿脑中一闪,这不是阿沁表姐请来给阿渊表哥救治的那位?这婆婆的口音似乎与如宣表哥描述的那刺客口音一致!
“村里的人都死了?”
“倒也不是,那时城南来了位南方的王爷,正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村里得知消息,就派村里那些年纪轻的去那里讨些回来,未曾想他们回来就看到村里如同炼狱这般!”
“那他们那些人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自从老身当年离开村子后,就再也未曾回去过。想来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人或许早就各奔东西、四散而去啦。”她的声音带着些许沧桑与无奈。
此时如宣心中的急躁愈发强烈起来。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三个时辰,可线索却依旧毫无头绪。他心急如焚,猛地将手中的宝剑抽出,剑身瞬间架在了乞丐的脖颈之上。
“说!线索呢?”如宣怒目圆睁,厉声呵斥道。
“等等,再等等,线索马上就会有了!”乞丐不慌不忙地淡定说道。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身影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原来是灵儿。她气喘吁吁地跑到如宣身旁,在其耳边低声嘀咕了几句。听完灵儿所言,如宣脸色一变,收起长剑转身对乞丐说道:“算你命大!”说完,三人一同迅速离去。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气氛异常紧张凝重。北狄的使者早就等的不耐烦了,而朝中的大臣们则个个神色焦虑不安,不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着。皇帝更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龙椅前不停地来回踱步,眉头紧锁。
“若没有线索,我这就回北庭复命!”使者斩钉截铁地说道,话语未落,便转身欲走。然而就在此时,如宣满脸急切之色,气喘吁吁地跑到众人面前。
“回父皇,儿臣已查寻到刺客来自城南的钟家埠。当下只需翻阅前朝的案牍库,找出此村人丁记录,便能顺藤摸瓜,找到他们!”如宣语气坚定地禀报着自己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