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双眼晶亮,忙抬脚跟上。
“可我瞧着这玩意儿跟那山里的草药疙瘩似得,这,真能给孩子们乱吃吗?”
常听人说,是药三分毒!
两年旱灾刚熬过去,老头子可别为了口吃食,给这一家老小一窝端喽!
杨里正也就是想跟老伴卖个关子,闻言就知道老婆子定是想岔劈了。
他将木盆往桌上一放。
拿起一块红薯,边往灶房走边道:“这叫红薯,啥草药?是南边儿的粮食作物。”
“今晨明老弟去镇上办事,路遇一队行商,从他们那里买来的,据说产量惊人,好吃又饱腹!我在明家已经尝过了,蒸熟口感更好,喏,快尝尝看!”
说着,已经将那块红薯清洗干净,并切了一块递到老伴儿面前。
王氏都听傻了。
“啥?高产粮食?明家得来的?”
看着眼前已经去皮的淡黄色果肉,一股带有甜丝丝特殊香气的味道飘入鼻尖。
王氏接在手里,有些恍惚地放在嘴边,咬下一口。
“咔嚓咔嚓……恩,甜的,脆的!咔嚓咔嚓……”
一块红薯吃完,王氏眸子晶亮。
“明家得来的,那准没错!呆呀!咱还吃啥吃?留种,都留种!对了,产量有多高?比麦子、大豆都要高吗……”
杨里正听着自家老婆子喋喋不休地追问自己,一下就想到方才自己在明家时,也正是这般追问明老弟的,就不自觉地有些脸热。
但听得老婆子一听是明家得来的这东西,便立马拥护起来,他霎时就背着手笑了起来。
“留啥种?这东西是秧苗种出来的,明老弟到时匀出一半给村里。待晚上村民都从地里回来,我就召集各家在麦场开会,统计看哪家要种。”
想到那一串结了十六块大红薯的秧藤,杨里正眼眶酸热,“老婆子,十六块呀!你老汉我亲眼所见,一棵藤上能结十六块大红薯!这若是咱好好伺候,那产量……”
瞧见老头子眼眶红红,王氏亦是动容。
明家一直都不是那等自私之辈,有好事也想着村里。
这可是高产粮食,对老百姓来说,那可不就是命吗?
虽说这雨是降下来了,但最重要的那季麦子已经颗粒无收。
这季豆子种下来,只怕都不够交今年税粮的。
可尽管如此,也不能让地荒在那里。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明家得了如此宝贝,那不是在救全村人的命是什么?
听到后面,王氏被迅速抽回了思绪。
她瞪大眼睛,看向杨里正,“你,老头子你方才说什么?十六块?一棵能结十六块这个红薯?乖乖,那不得有十几二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