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侍郎与户部侍郎的视线在空中交错,无声地交换了意见。
紧接着,工部侍郎深吸一口气,毅然踏前一步,眉宇间流露出一丝难色,缓缓启齿道。
“殿下,铁矿问题虽然得以解决,但制造甲胄还需要大量的工匠。
目前,朝廷的工匠数量并不充足,且技艺精湛的工匠更是稀少。”
“那就从民间招募!”李浩泽一锤定音地说道,“本殿下相信,民间必有众多能工巧匠。
他们拥有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定能为朝廷制造出优质的甲胄。”
“从民间招募?”户部侍郎皱眉,显得有些犹豫,“殿下,这恐怕有些不妥。
毕竟,工匠在官府中虽地位不高,但他们也都是有品级的官员。
若从民间招募,岂不是乱了朝纲,混淆了官民之别?”
其他朝臣也纷纷附和,表示对从民间招募工匠的担忧。
他们担心,此举会打破现有的官员体系。
让民间的工匠与官府的工匠产生冲突,甚至可能影响到朝廷的稳定。
李浩泽听后,微微一笑,他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对声音。
他不紧不慢地说道:“诸公的担忧,本殿下理解。
但如今朝廷工匠不足,技艺精湛的更是难得。
我们总不能因为一些陈旧的规矩,而耽误了朝廷的大事吧?”
说着,他扫视了一圈朝堂上的大臣们,追问道:“或者说,诸公有其他能解决当前困境的好办法?”、
“如果有的话,那就请诸公提出来!没有的话,那就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啦!”
李浩泽的话音落下,朝堂上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
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确实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李浩泽的提问直接而犀利,让他们无法回避这个问题。
这时,高士廉缓缓站出来,他是朝中的元老,历经两朝,德高望重。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晋阳殿下所言不无道理。
朝廷目前确实面临工匠短缺的困境,而从民间招募能工巧匠,或许能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