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是记得,在当时小公主背诵那首什么《三字经》时,可是有过这么一句“根命星,飞地智。腻谢法,见民过。”
后来李世民可是从小公主的口中得知,这所谓的“飞地智”就是“废帝制”,“腻谢法”就是“立宪法”!
这岂不是说,若是真按小公主口中的这个方法实施下去,他这个皇帝就变得可有可无?
李世民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小神兽该不会是所图甚大,想借着小公主的手,逐步废除帝制,掘大唐的根吧?
可……他又仔细想想,却发现这其中的逻辑似乎严密无比,且逻辑自洽,可行性非常高。
按照小公主的提议,即便真的立了宪法,皇帝依旧是国家最高的掌权者。
只要牢牢把控住军权、财权、监督权和司法权。
那么,不论是宗门还是丞相,都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而且,若是操作得当,他完全可以借助宗门和丞相的手,去对付那些根深蒂固的士族门阀。
毕竟,对于朝堂而言,最不缺的就是党派之争。
与其让朝堂之上的党派之争成为国家动荡的根源,倒不如主动出击,设立一个框架,让它们在框架内争斗。
如此一来,既能将党派之争的破坏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又能让朝堂始终保持活力,不至于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想到这些,李世民不禁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是被说服了。
不过,宪法这个名字不好,让李世民有些忌讳,不如就叫做《唐律》吧!
……
就在李世民和小公主在为了大唐未来的制度变革而深思熟虑之际。
朝堂之外的大唐天下,也因小公主所带来的种种奇物,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
伴随着高炉炼钢技术的广为传播,使得农具和工具都经历了革命性的改变与创新。
农田里,新型的钢铁犁铧翻起层层沃土;
工坊中,精制的钢铁工具提高了工匠们的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