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世民提及远征高句丽的计划,长孙无忌的神色也随之变得凝重。
他深知,这场战争对大唐的国运至关重要,任何疏忽都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然而,眼前熠熠生辉的新式甲胄,让他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充满了信心。
但考虑到大规模装备这种新式甲胄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长孙无忌忍不住开口问道:“陛下,新式甲胄的列装应如何进行?
是继续让军户个人购置,还是由朝廷统一配备?”
在唐初,大唐实行府兵制,战时农民变士兵,平日则继续务农。
士兵待遇优渥,但他们的兵器、盔甲甚至口粮都需自备。
盔甲在非战时存放于折冲府,仅在战时或训练时领取。
这意味着大部分军户已为自己购置了甲胄。
虽然这些甲胄的质量参差不齐,但对他们而言仍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若现在要求更换新甲胄,无疑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经济压力,甚至引发不满。
李世民这才突然意识到,尽管新式甲胄已制成了五万副,但却从未有人向他要过钱。
就好像,生产这些甲胄不要钱一样,但……这可能吗?
李世民不由地将目光转向了“小公主”,带着几分好奇询问道:
“小神兽,这样一副精良的甲胄,造价究竟是多少?”
“小公主”自信且得意地笑答:“制作这些甲胄的成本主要是铁矿、煤炭和人工。
只要确保这三样资源稳定供应,其他额外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什么?竟如此廉价?!”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同时惊呼。
难以置信地看着“小公主”,想从其脸上找出玩笑的痕迹。
“小公主”认真点头,“确实便宜,但绝不廉价。
在大唐,能制作这种甲胄的,仅此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