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里那令人动容的场景——无数的人们自发地涌上街头,他们手持鲜花,神情悲痛却又充满敬意,送别那位伟大的人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龙国人还真是浪漫啊!"
李世民不禁感叹道。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让他这个身处古代王朝的帝王也为之震撼。
在他所统治的大唐帝国,虽然也有着各种礼仪和风俗,但如此大规模且真挚的民众送行场面,却是他从未曾见过的。
紧接着,李世民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微微皱起眉头思索起来:
"袁老?前几期天幕上盘点过发明杂交水稻之人?" 随着记忆的逐渐清晰,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钦佩之光,
"此人的功劳当真是惊天动地,可以说是配享太庙!"
想到这里,李世民心中对于那个遥远国度的人民不由得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他们不仅能够孕育出像袁老这样为人类福祉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而且整个民族都展现出了那种深深扎根于骨髓中的浪漫情怀和对英雄的敬仰与尊重。
在大清这个神秘而古老的位面上,
乾隆皇帝正站在紫禁之巅,他那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睛紧紧地凝视着远方的天幕,仿佛能够透过时空看到另一个世界里正在发生的事情。
此刻,他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笑意,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惊叹。
"十里长街送袁老啊……"
乾隆喃喃自语道,声音虽轻,但却饱含着无尽的敬意。
他想象着那条长长的街道上挤满了送行的人群,他们或悲泣、或肃穆,每个人的眼神都流露出对那位伟大老人深深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原来这就是龙国人最极致的浪漫!"
乾隆不禁感叹起来。这种万民同悲、共缅伟人的场景让他深受触动,也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这位被称为袁老的人物对于龙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袁老对龙国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他所培育出的杂交水稻竟然养活了整整 14 亿百姓!"
乾隆越想越是激动,眼中闪烁着钦佩的光芒。
他深知粮食乃是国家之根本,民以食为天,如果大清能有这样的人才,那必定会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
想到此处,乾隆不由得心生向往:若是这位袁老属于大清,那该有多好啊!
凭借他卓越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大清必将走上一条更为辉煌的道路,国力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
然而,这终究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罢了。
但即便如此,乾隆依然决定要将袁老的事迹铭记于心,并以此激励自己和大清的臣民们不断努力进取,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