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更进一步的可能

虽然中书令和户部尚书在官职品阶上都是正三品,但是从权力上看,二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因为户部尚书虽然掌管户部,可上面还有中书省管着,尚书左右仆射属于直属的上官。

反之中书令则不一样,中书令是中书省的主官,往上便是李世民这个皇帝。

除了这一点,中书令还有参政议政的权力,而寻常的六部尚书往往都没有这个权力。

譬如礼部尚书豆卢宽、工部尚书段纶和刑部尚书李道宗等人,他们基本都没有参与过宰相会议。

不能参加宰相会议,也意味着他们并不是权力最核心的一小撮人。

王剪还是担任御史大夫的时候,就有参政议政的权力,后面升任为户部尚书,李世民有大小事更是只找他商议。

因此王剪在百官之中,属于能呼风唤雨的存在。

李世民接着说道:“诸位爱卿,因为荆王李元景被贬为庶人,现在分封辽东七国的藩王便少了一个。”

“你们认为哪一位王爷或者皇子,能够顶替上去?”

按照他们先前商议的一众藩王,一共定了5个王爷和5个皇子。

5个王爷为河间郡王李孝恭、刑部尚书李道宗、鲁王李元昌、荆王李元景、周王李元方。

而5个皇子为楚王李宽、蜀王李恪、越王李泰、燕王李佑、梁王李愔。

现在李元景被贬为庶人,接下来也会被李氏宗亲踢出族谱,因此他彻底没有被封为藩王的机会。

高士廉沉声说道:“陛下,臣认为彭王李元则德才兼备,且年纪也比较符合,可顶替李元景成为藩王!”

彭王李元则乃是太上皇李渊的第十二子,其母虽然是王才人,但是其家族底蕴也比较强大。

除此之外经历了李元景的这件大事,挑选藩王也就不能单单看他们背后的家族势力,更要看他们对朝廷的忠诚度。

如果派遣荆王李元景这样的人去当藩王,不出意外他们肯定会把封地建成一个国邦。

以后建设的繁荣昌盛后,说不定还会跟朝廷对着干。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和温彦博四人眼神一亮,他们一齐附和道。

“臣赞成彭王李元则为藩王之一!”

当前辽东七国的疆域,可以说千里荒无人烟,正需要人去治理。

这帮大臣觉得朝廷都是派皇室宗亲去当藩王,换谁去都是一样,反正他们也没有什么利益可图。

“彭王李元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