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晋国卿大夫的排场

来自周王室的公卿不一样,他们的称呼会更正式。

刘公看了看场地,心里暗自满意,在侍者的引领下走到座位坐了下去。

互相之间肯定要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来寒暄,起码先把气氛炒热。

楼令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浪费,聊了一小会,问道:“刘公此次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刘公稍微愣了一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知道什么是客套吗?就是互相客客气气,找到可以吹捧的事情,你吹我我吹你的商业互吹。哪怕是找不到可以赞美的事情,漂亮的空话也要多讲一讲。

这才说了几句话,楼令的不耐烦都直接摆在脸上了。

“实不相瞒,此次前来乃是受了上意。”刘公季子停下来,注意观察楼令的脸色。

刘公季子是周王室的公卿,所谓“上意”只能是来自周天子的授意。

楼令没有站起来向“洛邑”的方向行礼以示尊重,仍旧安坐在原位,脸上的不耐烦更是一丝没有收敛。

古代时代属于是:臣子的臣子不是我的臣子,君主的君主不是我的君主。

也就是各讲各的。

当然了,涉及到君主的君主,一般人会表现出尊重。

像是原本安坐的楼武,包括楼氏的其他人,他们听到刘公季子讲得那句话,不就站起来束手而立了嘛。

刘公季子必须承认楼氏之主楼令有继续安坐的资格,只是仍然一脸不耐烦就有点过分了。

那又怎么样?

反正刘公季子只在心里哔哔,不敢表露出不满的态度。

而楼令那是故意的。

有了取代周王室地位的明确目标,对吧?

周王室没有那个实力来跟晋国硬刚,晋国不会直接做出侮辱的行为,有机会逼一逼周王室,为什么不做?

最好就是逼周王室狗急跳墙,随后晋国再被动反击。等事情办成之后,晋国君臣多少能够辩解是被逼无奈。

刘公季子选择性眼瞎,知道不能再提无关紧要的事情,说道:“天子派单公前去见晋君。单公还没有向天子复命。”

“有这回事?”楼令选择性装傻,讶异地说道:“不是师徒正常的走动吗?”

这就是单公朝没有明示天使身份,悄咪咪办事的结果。

生意能够做得那么大的刘公季子,他不可能是一个笨蛋。

刘公季子看得出楼令在装傻,主要也是楼令装得太假。

所以,刘公季子不再提那么回事,改为主动聊起了风花雪月,没有多久就主动告辞了。

“这个人有意思。”楼令知道刘公季子明白正在发生什么事情,而刘公季子跟单公朝一样选择了退缩。

在接下来,楼氏的队伍途经周王室地盘期间,第二个前来拜访楼令的人变成毛公共。

这个毛公共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见到楼令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时间差不多就告辞离开。

鸡毛蒜皮的小事,用得着有封地的公卿过来吗?排除掉想要建立交情,要不就是没有必要的事情啊。

等楼令带队离开周王室的地盘,进入晋国在大河南岸的新领地,半路主动拜谒的人数极速增加。

侯氏之主侯晋带着一大批人,早早地搭设好了场地,隆重迎接楼令的同时,用封臣之礼进行了谒见。

他们就是楼氏的附庸,用臣子的身份拜见,一点毛病都没有。

在举行宴会的时候,楼令很正式地介绍楼武,只是没有提到楼氏在郑地的附庸日后归于楼武管理。

在这个办什么事,用相符合礼节的时代,他们哪怕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事后总有人能够琢磨明白。

现场就了解到什么意思的人?比如侯晋,他很快对楼武改变了态度,比之一开始更为恭敬。

“那是一个聪明人,日后你可以使用。”楼令说得就是侯晋。

至于侯晋敢不敢倒反天罡?楼氏远比郑国更强大,他可以占一些便宜,该做的事情却一定要做,想勾结郑地贵族架空楼武的话,只会迎来楼氏大军的清场。

楼令与自己的一众附庸相处,花费了三天的时间,随后就继续启程了。

接下来,他们走一路就被沿途拜访了一路,有郤氏安排在郑地北部的族人与家臣,也有归为郤氏附庸的郑地贵族。

这也是郤氏与楼氏交情很铁,再加上郤氏与楼氏是姻亲,才会发生的事情。

若是郤氏与楼氏没有姻亲的关系,讲道理就是郤氏的附庸不该表现得那么热情。

同理,一旦郤锜或郤至,也能是郤杨与郤耀,他们途经楼氏的地盘,一样会得到那样的待遇。

楼令等人接近卫国的边境,作为前导的探子回报,说是孙林父已经在国界边境线上等待。

“我跟孙林父只是在公开场合有所接触。他摆出这样的态度,一定是有事求我。”楼令心想。

孙林父并不是带上卫国百官在等楼令的到来,跟随左右的人只有孙氏家臣以及周边的卫国贵族。

两人见到面,免不了就是一阵寒暄,随后再去孙林父早就搭设起来的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