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春节奏响,多彩华章

小主,

青岛、烟台等沿海城市,渔民们会在春节前夕举行盛大的祭海仪式,感恩大海的恩泽,祈求鱼虾满仓。他们将猪头、美酒等祭品整齐摆放在海边祭台上,三叩九拜,鞭炮齐鸣,大海的波涛声与祈福声交织,场面震撼人心。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吃水饺,饺子形如元宝,有的还暗藏硬币,谁吃到便预示着新年财气旺,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诠释着阖家欢乐的真谛。

中原地域与齐鲁地区很多春节文化与风俗相似,所有就直接列举独具特色的地区文化习俗。

请家堂:在齐鲁的许多地方,年三十会举行 “请家堂” 的仪式,将已经逝去的先祖亲人请回家过年。家中会摆上香案,有的还要挂上 “家堂轴子”。请家堂的仪式通常由家中的男性长辈到路口或门前空旷处,燃纸叩首并引领已故亲人回家过年,家堂要在家中待到初五,初五晚间再送家堂。

天地棚子祭祀:年三十要搭天地棚子,用席或者箔搭一个小棚子,除了要贴春联之外,还要用柏枝、竹叶进行装饰,里面放上天地桌或者香坛,供奉玉皇大帝等神仙,贡品有全猪全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水饺等。

蒸馒头、做花馍:山东过年期间蒸馒头、做花馍是一项重要的风俗。枣山寓意 “步步高升”,面鱼寓意 “年年有余”,花馍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扭秧歌、跑旱船、舞龙灯、踩高跷:春节期间,齐鲁各地如崂山等村镇会有扭秧歌、跑旱船、舞龙灯、踩高跷等传统民俗活动,人们身着彩衣,手持彩扇或手帕,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翩翩起舞,场面热闹非凡。

燕赵文化区:慷慨豪迈的燕赵年风

冀州大地,燕赵文化熠熠生辉,春节习俗尽显慷慨豪迈之气。张家口、承德等北部地区,冰雪资源丰富,春节期间冰灯节、雪雕展精彩纷呈,冰灯晶莹剔透、雪雕栩栩如生,与大红灯笼相互映衬,打造出如梦如幻的冰雪奇境,吸引无数游客。

石家庄、保定等地,年俗活动热闹非凡。除夕,街头巷尾弥漫着炸耦合、大锅菜的香气,这大锅菜是邻里乡亲相聚共享的美味,食材丰富,炖煮入味,透着浓浓的乡情。

初一至初五,各村镇舞龙队、高跷队纷纷出动,舞者身着鲜艳服饰,踩着高跷在空中翻腾跳跃,龙舞九天,威风八面,所到之处鼓乐喧天,人群欢呼雀跃,展现出燕赵儿女的豪迈奔放,为新春注入无限活力。

特色习俗

石家庄无极剪纸:每逢春节,人们用剪纸制作灯花、挂彩纸、剪年福(符)、贴窗花,造型丰富、题材广泛。

正定常山战鼓:在春节、庙会等重大节日活动中,常山战鼓常被邀请助阵,其由鼓、钹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铿锵有力。

井陉拉花:源于民间节日、庙会等场合的街头广场花会,舞姿舒展大方、刚柔并济,音乐古朴典雅。

邯郸扔愁帽:除夕夜深人静时,各家各户把头上戴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扫街道时,将其清扫到墙旮旯里,到下月十五夜晚烤 “柏灵火” 时烧掉,寓意扔掉旧愁,迎来新喜。

蔚县打树花:在暖泉镇,表演者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以此表达喜迎春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有 300 多年历史。

承德贴春条:承德过年讲究贴 “春条”,长长的春条上至房梁下至炕沿,上面写着吉祥话语,如 “宜入新春乐,财神家中坐” 等。

吴越文化区:水乡柔情的诗意春节

江南水乡,吴越之地,春节在温润的水乡景致中展开,宛如一首清新的诗。苏州、无锡等城市,年前街巷便挂满红灯笼,河水倒映着红影,恰似流动的画。年夜饭桌上,鲜美的湖鲜、软糯的汤圆是主角,汤圆寓意团圆甜蜜,一家人围坐轻咬一口,幸福满溢。

杭州西湖边,春节时游客如织,断桥残雪虽难见雪,却因新春装饰别有一番韵味。大年初一,人们纷纷前往灵隐寺、净慈寺等古刹,手捧香烛,在晨钟暮鼓中虔诚祈福,希望新的一年如这江南水乡般宁静祥和。而在乌镇、西塘等古镇,水巷两岸人家张灯结彩,水上舞台演绎着越剧、评弹等江南戏曲,婉转的唱腔、悠扬的旋律飘荡在空气中,让人体味到水乡文化的细腻柔情与春节的诗意浪漫。

特色习俗

苏州: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 “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 “元宝茶”,有恭喜发财之意。此外,苏州人会在除夕夜将除夕晚上煮的饭盛放于新箩中,上面放置荸荠、年糕,放在室内,到过了年再蒸食,叫做 “万年粮”,每扇门侧还要抵一根木炭,叫做 “撑门炭”。

常州: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 “拜神影子”。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只能从外往里扫,以防把 “财气”“如意” 扫出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南京:有春节 “打神鼓” 的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 “打夜鼓”、初七 “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 “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此外,蒸糕是南通人过年的最重要的传统习俗,象征着高升、高中、年年高,老南通人过年必备的年货中少不了芝麻糖、炒米糖、花生糖等。

扬州:春节有 “过五天年” 之说,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都算在过年的日子里。大年初一的清早,扬州人家的第一件事,便是放三通 “开门爆杖”。除夕夜,扬州农家人会从火盆里取出几块乌炭,包起来留到正月初一烧,寓意一年旺到头。用橘子敬客也是扬州特有的年俗,因为在扬州话里,运气叫做 “局气”,走运叫做 “走局”,橘子的 “橘” 和局气的 “局” 谐音,所以赠人橘子,就是把好的运气带给他人。

杭州:大年初一,人们会在厅堂上把柏树树枝插在柿饼上,下面用大桔子支着,寓意 “百事大吉”。在蔬菜上也会加上吉利的称呼,如猪大肠叫顺溜,鱼圆肉圆叫团团圆圆等。正月初五,一般居民家家买 “寸金糠” 供奉祖先,讨个 “日进寸金” 的吉利。

衢州:在龙游等地,春节期间有舞板凳龙的习俗,以村为单位,每条龙由几十节甚至上百节板凳连接而成,长达数百米,气势恢宏。

徽州:有 “打食桃” 的习俗,在腊月二十三左右,家家户户用特制的模具将米粉蒸制成各种形状的食桃,如桃形、圆形等,上面印有精美的图案和吉祥文字,用来祭祀祖先和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