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崆见一古朴道观隐于山林,飞檐流丹,清幽静谧,便款步入内。
甫入观中,遇一道者,皓首霜髯,目若朗星,身着素色道袍,手持拂尘,仙风道骨,神韵不凡。
老道士见张崆,稽首行礼,和声道:“远方贵客,一路劳顿,来此稍作休憩。”
张崆忙整衣回礼,恭敬道:“久闻崂山仙踪云集,今日有幸得见道长,实乃三生之幸。晚辈对道法心仪已久,心中诸多疑惑,斗胆请教道长,万望不吝赐教。”
老道士微笑颔首:“施主客气,有疑但说,老道知无不言。”
张崆问道:“《道德经》开篇云‘道可道,非常道’,晚辈反复研读,终难悟其真谛,烦请道长明示。”
老道士神色庄肃,缓缓道:“此乃至理妙言。道者,宇宙之原,万化之宗,超乎象外,不落言筌。可言之道,非恒常之道也。道体虚无,却能生万有;其无声无形,却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庄子》云‘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道孕育万物,主宰乾坤,亘古不变,非言语所能尽述,唯以心契之。”
张崆又问:“晚辈受教。然求道之路,漫漫修远,凡人当以何法求之?”
老道士目光炯然,道:“求道之要,首在正心。《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云:‘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人若能去欲静心,不为物累,不为情牵,方能窥见道之端倪。观这世间万物,顺应自然,各安其位,便是合道之行。”
张崆蹙眉,叹道:“道长所言极是,只是尘世纷扰,诱惑丛生,功名利禄、声色犬马,令人难以割舍。如之奈何?”
老道士微微摇头,道:“《道德经》有云:‘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贪爱欲求,犹如梦幻泡影,终是虚妄。人若执着于物欲,犹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唯有知足知止,放下贪嗔痴念,方能超脱尘世,回归本心,与道同体。”
张崆闻之,如醍醐灌顶,心中阴霾顿散。当下伏地而拜,决然道:“道长一席教诲,令晚辈茅塞顿开。晚辈愿舍弃尘世繁华,皈依道门,追随道长修行,以证大道。”
老道士面露喜色,欣然道:“善哉!善哉!你既有此宏愿,从此便名张玄阳,望你秉持初心,精进不懈,早证道果。”
自此,张玄阳随老道士潜心修道,心无旁骛,渐悟玄机 。
“所以,他弟弟连见都没见到他哥哥,就永远也没有哥哥了?”
顾玥笑出声。
“哪能这样说,他哥哥还在,只不过成了一个道士。”
张玄阳者,崂山高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