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获救

“有呢,我这就给你端来。”

“还有,还有,再给我烧一锅热水。我全身还湿着呢,冻死我了。”

“行,行,你先烤烤火,我给你烧水去。”

老太太给他端来一碗姜糖水,转身出去给他烧水了。

白理给这小孩再搓了一阵,又给他灌了几口姜水,然后把他上竹床,换上见他自己的旧袍子,再抱他放在炕上,盖上被子,往炕里添上几块柴火。这才走出屋子,自己洗澡换衣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位老人忙完这一切,已经日上三竿,快到中午了。

梳洗过后,白理问自己的老伴,“老太婆啊,家里还有什么吃的?”

老太太冷梅回道:“还剩几块腊肉,还有些山药蛋和几个南瓜。问这个干啥?”

“没啥。我是担心这孩子醒了,没什么东西给他吃呢,他肯定也饿坏了的。”

“恩,这也是。老头子,要不,咱们宰只鸭子吧,炖锅鸭汤给他补补身子。”

“那好,那好。就宰只鸭子炖汤吧,嘿嘿,我也许久没能喝上一碗鸭汤了呢。现在都中午了,今天是赶不成圩了。明天我再捞那斤银鱼去镇上卖了,换些肉回来。”白理嘿嘿说道,“老太婆,我去瞧瞧那孩子。呵呵,这孩子长得真俊,真惹人疼。老太婆啊,要是咱们也有这个一个孙子,该有多好啊!”

“是啊!咳!都是那该死的瘟病!要是当年我们那俩个可怜的孩子没病死,现在咱们肯定也抱着自个的孙子了呢!我可怜的孩子!”说到这伤心事,老太太冷梅眼角开始泛红。

“咳!都过去那么久了,别提这伤心事了。老太婆,走,咱们一起去看看这孩子。”说完,白理向门外走去。

老太太冷梅抹了抹眼角的泪花,默默跟着丈夫后面走着。

十几年前的那场大瘟病,带走了他们两个儿女,这两位老人也因这瘟病,才逃难躲到了这深山老林。

“啊?老太婆,你瞧,这孩子怎么那么烫?”白理刚伸手摸了摸小孩子的脑门,马上把手缩了回来。

“让我看看。”老太太一瞧那孩子,只见这小孩满脸通红,伸手一摸他的额头,滚烫滚烫的,再摸摸他的身子,同样也烫得要命!

“老头子,不好啊,这孩子烧着呢!”老太太急声说。

“哎哟,这可怎么办呢,咱们可不会治呢!”白理搓着手,在屋子里踱来踱去。

还是老太太淡定,“老头子啊,赶紧送他去找大夫啊。”

“对,对,找大夫,找大夫。不过,只有镇上才有一位大夫呢。”

“那还等什么?赶紧送他去镇子上啊。”

“好,好,我这就背他到镇子上去。噢,对了,老太婆,咱们家里还有多少银子来着?”

“恩,还有二两吧?恩,还有两吊铜钱!”

“都给我拿来吧。不知道抓药要花多少钱呢。如果还剩有,我顺道再买些肉和果蔬回来。”

“恩,好好好,都带上都带上。”老太太边说边从一个旧箱子里翻出几块碎银和两吊铜钱,递给了白理,“老头子啊,要不,我跟你一道去吧,路远又不好走,回来时天应该也黑了。尽是山路,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嗯,那也好。咱们一块去。”

夫妻俩商量妥当,白理用一张旧棉被紧紧地裹着小孩子,背上了后背,老太太提着个竹篮,手里拿着根拐棍,一前一后,向镇上赶去。

正所谓望山跑死马。

看似不远的山路,白理和冷梅夫妻俩却整整走了一天。

等他们夫妻俩赶到镇上,已经是酉时了。

这还是他们俩救人心切拼了命赶路,一路小跑的结果。

两人也顾不上劳累,直接奔镇上唯一一位大夫开的医馆——回春堂。

“唐掌柜,请问张大夫在家吗?”

回春堂大堂上已经上了灯火。

堂中一位敲着算盘的掌柜抬头一看,认得是白理,于是呵呵笑道:“哦,白老哥啊,正巧,张大夫刚好出诊回来。你这是……”

“好,好,张大夫在家就好。快,快帮我请张大夫出来,我要找张大夫看看病呢。”

唐掌柜仔细看看了白理、冷梅夫妇俩,满脸狐疑,道:“白老哥,老嫂子,我虽然不是大夫,但察言观色我还是略懂。我看你们俩气色不错,不像是生病的模样啊?”

“嗨!不是给我们看病,是给我背上给这孩子看病!”

“给孩子看病?你们哪里来的孩子?上个月我去找你喝酒,也没见你有个孩子啊?”

“这是个远亲的孩子。前两天他们来这办些事,就将小孩寄放在我这了。这不,现在生起病来了。可把老哥我这把老骨头折腾个惨啊!别提了,快帮我把张大夫请过来吧。”

“哦,原来如此。老哥,老嫂子,你们先坐会,我这就去帮你们请。”

敢情,这回春堂的唐掌柜跟白理还是个酒友!

不一会,一位身穿青袍的老先生从后堂走了出来。

“白理老弟,好久不见罗,给我送鱼来啦?”这位老先生打趣道。

“张大夫啊,鱼倒没有!小孩倒有一个!您快给我瞧瞧这孩子!要是治不好孩子的病,往后,您就别想吃到我的半条鱼!”白理也乐呵呵打趣道。

“哎哟,行情见长了,挟持起我来了。不过,话说回来,你的那银鱼,还真是好吃!什么时候给我弄个半斤八两的?”敢情这个张大夫还是个吃货?

看着他一副馋劲,身旁的冷梅和唐掌柜都忍不住咧嘴偷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别惦记我的鱼了,赶紧给孩子看病。”白理着急催促道,“您还是先给我这孩子看看病吧。治好了我这孙子的病,过几天就给你带半斤来!”

说话间,白理把背后的小孩子解了下来,放在张马札上。

张大夫呵呵着,走过来,仔细看了看这小孩。

只见这孩子双目紧闭,面红耳赤,浑身发烫,再把把手脉,脉沉且快。

他认真把了一会脉搏。

抬头对白理说道:“你这孩子是染上了风寒,引起了发烧,没大碍。我开副药给你带回去煎水给他服下,过一两天就没事了。”

“真的没事?这孩子可不是风寒呢,是水寒!他落入溪水中,呛着冷着的。”白理急切道。

张大夫瞪着眼珠吹着胡子,“难道我还蒙你不成?管你是风寒水寒!一句话,反正这孩子是被冻着了。这般说,你总该明白了吧?我说没大碍就是没大碍了。你个白理,真是白跟你讲道理了。回去后得给他多喝些水!过几天再不好,你再来找我算账!”张大夫气呼呼的瞪着白理道。

“呵呵,我信,我信!我还不是担心这孩子的病吗?老哥你别生气,别生气啊?回头我给你弄半斤鱼来。”

“哼!这还差不多!”一听到鱼,张大夫就来了精神,气也消了不少。他提起毛笔,唰唰在白纸上开了一副中药。

白理瞅了瞅,认得一些字,什么羌活、麻黄、桂枝、荆芥穗、防风、白芷、川芎、石菖蒲、葛根、薄荷、苦杏仁、当归、黄芩、桔梗、干姜、紫苏叶、甘草……,密密麻麻的一大片!

张大夫开完单子,递给了唐掌柜,道:“老唐,你按单子上的分量抓两副,另外再将各药减半再抓两副。”

吩咐完,转过身子对白理和冷梅说道:“老白啊,你回去后,弄个中药砂锅,先煎前面分量重的那两副。每一副药你都放入四碗水,慢火煎,收成三碗。每天分三次服用,每次一碗。现在天气凉,服用前先热一热。后面那两副分量少的,分早晚各煎水服一次。第一次煎时加两碗水,煎成一碗,第二次再加一碗许水,复火煎服。听清楚了吧?”

白理和冷梅纷纷点头。

张大夫见他们点头示意明白后,又疑惑地问:“我说白老弟,弟妹,这孩子不像一般的孩子,你们去哪里弄来的?”

白理一听,不高兴了,“我的张大哥,这话我怎么听得那么别扭,敢情你怀疑这孩子是我拐来的?”

“呵呵!我不是这意思,我奇怪的是,你们好像没有孙子吧,怎么突然冒出个孙子来,我有些纳闷而已!”

白理只好又睁眼说瞎话,把对唐掌柜所说的话又讲了一遍:“这是个远亲的孩子。前两天他们来这办些事,就将小孩寄放在我这了。现在他父母不在这了,而他却生起病来,我也只好带他出来抓药了。”

“哦,原来如此!”

他们说话间,唐掌柜也抓好了药。

“老唐,算算,需要多少药费和诊金。”白理对着唐掌柜道。

“老唐,不用算了,不用算!就半斤银鱼,八两也行”张大夫捋了捋花白的胡子,巴扎着嘴巴笑道:“老白的银鱼,那可是一绝!有钱也难买。吃上了瘾了,真是回味无穷啊!老张也真不够哥们,我都叫他留了几次,每次都说没有。像是怕我不给钱似得。这次好了,机会难得,这个人情你总该得还吧?嘿嘿!”

用鱼换药,想着法子搞鱼子吃,也只有张大夫才想到这主意。

也可想而知,张大夫对这银鱼馋到了什么地步?

唐掌柜也附和道:“就是,得狠狠宰他一次!上个月,我实在馋得忍不住了,倒贴了一只肥鸡,两斤卤牛肉还加上三斤上好的竹叶青,这才吃到他几条小鱼子!这买卖,亏死我了。”

“什么,你这老唐,有鱼吃怎么不叫上我?你居然独吞了?不行,太可恶了!不行,得罚你,对,这个月的工钱扣一半,拿你一半的工钱买些酒菜,去白老弟那蹭他几条鱼吃吃。就这么定了。”张大夫瞪着眼珠道。

“我说张大夫,张老爷!不,张大爷!您可冤枉我了,那天你不是要去会会什么医友药友的嘛?我都跟你提起过了啊?”唐掌柜苦瓜着脸,大呼冤枉。

“哦,好像有这么一回事。”张大夫呵呵一笑,说道:“那下次去在帐上支一笔出来,买酒菜去,看老白舍不舍得弄那几条鱼刚给我们吃!”

“那个说我不舍得啦?要是两位大驾光临,猪我也舍得宰罗!”白理连忙接过话,“不过我到没余量养猪。呵呵!”

众人一听,也呵呵大笑。

这三位老头子的“酒情”还不是一般的深。

看着三位小老头为了几条鱼,还像孩子似得争争吵吵个不停,一旁的冷梅忍俊不止。

她抬头看看天色,已到了黄昏。

孩子的病看了,药也抓了,既然张大夫说孩子只是得了风寒,没什么大碍,她也放下心来,于是他对张大夫和唐掌柜道:“呵呵,张大夫和唐大哥,放心好了,随时欢迎两位光临寒舍。至于鱼嘛,抓有一条就给你们蒸上一条,抓到一对就给您俩炸上一双,有多少就整多少给你们吃!可好?”

小主,

“哈哈,这话我爱听!还是弟妹大气!会说话!”张大夫哈哈一笑,竖起大拇指,异常满意。

“两位大哥,你们看,天快黑了,我们也得赶回去了,山路不好走,若是太晚了就看不清路了。”冷梅道,“过两天,让白理给你们带些鱼来尝尝鲜!”

“弟妹,你们家离这太远了。黑灯瞎火的,万一摔到山沟沟里头怎么办,还带着个孩子呢?你们看今晚你们三位就在回春堂住一宿得了,明天一早再回去,可好?”张大夫说道。

白理冷梅面带迟疑。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自己和老头子一把年纪了,身子骨都不怎么硬朗了,更何况还带着个孩子。

“白老弟,你们受得了,孩子身上有病,受不了啊?万一路上再着凉了,就难办了。”张大夫劝导道。

冷梅一听,赶紧对白理道:“老头子,就听张大夫的,明天一早再回去!”

“也好,那就叨扰张老哥了。”白理想了想,也点头答应下来。

“哎?这什么话,叨什么扰?你也知道我这常备有好几个房间给来回不便的病人留宿的,我让伙计收拾两个,随便煎上碗汤药给孩子服用。”张大夫笑道。

白理冷梅更是千恩万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