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陈阳也如他所说的,上课只讲案例,并且提出问题让学员们思考。

他再给出精准又犀利的点评,让不少人都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这种感觉就像是他们拿到了一个企业的病历,病历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作出正确的诊断。

几乎所有的案例,陈阳都是从一个问题开始,然后课上一环扣一环的讨论。

一节课大约就讨论十个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都是递进关系,一层一层的深入。

只是几天下来,所有人都发现陈阳的水平有多高了。

不是陈阳讲了什么重要的观点,而是他总能提出好的问题,引发了大家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训练营的课程设置的很简单,每一节课都只有二十分钟,课间休息三十分钟。

每天三节课上完,下午就没事了,但是学员们的时间几乎都排满了。

为了能够有效的准备案例课,学员们每天上完上午的课,吃过午饭,进行了午休,从下午两点就要各自预习第二天的案例。

吃完晚餐,还要按照学习小组,五六个一起进行讨论,准备第二天上课的三个案例。

这样的讨论,几乎要持续到半夜以后。

学员之间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没有人想着出去玩。

而且这些学习小组不是固定的,而是每天都要进行轮换,进行不同的思想碰撞。

课上的很多时间其实都是陈阳问问题,然后学员们根据自己讨论之后的经验之谈,再深入地进行讨论。

这段时间来,陈阳基本上都住在天下学院,除非那些必不可少的应酬,比如穆宗宁这些大人物的邀请,他几乎是足不出户。

期间也会回东海和新林,处理天下集团和人人网的事情。

范孔文也搬到了沪市来,变成了陈阳的助教,在旁边一起听课。

时间一晃,很快过去了三个月,到了2008年3月13日,训练营正式结业,也到了引入投资人的前一天。

“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课,也就是你们明天要做的事情,如何争取到投资。”

陈阳笑着环视了一下台下的学员们,经过这三个月的相处,他们之间已经非常熟悉,也都成为了朋友。

“记住一条,拿投资不是参加高考,这里没有客观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