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村子的全面发展,方大海越发觉得,乡村的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富裕,还包括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的提升。
在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如水,洒在小院里。
方大海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手中拿着一本泛黄的村志,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燕子端着一杯热茶走了出来,轻轻放在方大海面前,关切地问:“大海,又在琢磨啥呢?这么入神。”
方大海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燕子,你说咱们村现在经济发展起来了,可老一辈传下来的那些文化,还有孩子们的教育,咱也不能落下啊。我想着,能不能把村里的文化传承和教育结合起来,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咱们村的历史和文化。”
燕子在方大海身边坐下,点了点头:“我觉得你这个想法挺好的。就像咱们村的那些老手艺,还有那些古老的传说,要是能让孩子们学一学,记一记,以后也不会失传。可这具体该咋做呢?”
方大海放下村志,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缓缓说道:“我打算先在村里的学校开展一些特色课程,邀请村里的老艺人去给孩子们上课,教他们竹编、剪纸这些传统手艺。再把村里的历史故事、民俗文化编成教材,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这样既能传承文化,又能丰富孩子们的教育内容。”
燕子听了,眼中满是赞同:“这主意不错,不过请老艺人去上课,他们愿意吗?还有教材编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方大海笑了笑:“我明天就去找老艺人们聊聊,他们一直都盼着这些手艺能传下去,肯定会乐意的。教材编写的话,我可以找报社的一些文化编辑朋友帮忙,大家一起努力,肯定能行。”
第二天一大早,方大海就来到了李大爷家。
李大爷正在院子里摆弄着他的竹编工具,看到方大海来了,热情地招呼他坐下。
“李大爷,我又来麻烦您啦。”
方大海笑着说。
李大爷摆了摆手:“说啥麻烦不麻烦的,有啥事你就直说。”
方大海把自己的想法跟李大爷详细说了一遍,李大爷听后,激动得站起身来:“这可是大好事啊!我早就想着把这竹编手艺传给孩子们,就怕他们不愿意学。现在你这么一说,我一百个愿意去教。”
得到李大爷的支持,方大海又陆续走访了其他几位老艺人,他们都对方大海的提议赞不绝口,纷纷表示愿意为乡村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