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陈仲持果鹿漪收徒(2)

乾心论道 客笑而还 1262 字 13天前

陈仲越是沿着这一方向思索,越是感到它极有可能就是事实。

气中生神是与心念愿力,与神道法门有着确凿无疑的牵扯的。

而心念愿力,寻常凡俗都自具备,人数众多之时,足以供养天下敕神。

如此,修士自然也有心念愿力,往常修士都以为自身的心念愿力尽皆包括在了性灵之力内,但如今看来,恐怕这两者间仍有玄妙区别。

说来,上古有仙道、有神道,若是这里面毫无区别,那些上古圣贤何需做出这样的分隔?

当然,除去这些猜测,更有陈仲在长社郡钟氏时,以“神念”回应周青,其后陈仲所感受到的虚弱绝不仅仅是五脏气光的虚弱,那是一种全方位的状态下降的感受,所带来的实证。

“神念”绝不仅仅是因外来的心念愿力而产生,它与修士自身也存在着隐蔽而深刻的直接关系。

故而,任何一名修士,本身就存有“神念”,这一点已无需怀疑。

陈仲于感应之前,功果过人,使得他在进入元真之后同样得有殊功,但有其利便有其敝,他没有经历深静下,内景最初的虚无、空寂,于是便未能注意到自身的“神念”存在。

如此,当他因为五蛟的臣服,而另得机缘,察觉到神念、神道等诸般道法源流的时候,便难免陷入对未知的犹疑。

至于《剑术》未有涉及相关,恐怕不是《剑术》舍弃了神道相关的法门,而是在前有“锁精禁漏”、“退病关”这两重境关的情况下,那传此法门的钓叟,很清楚这一脉的传承修士,正常情况下无法在元真境察觉到“神念”的存在。

既如此,那么《剑术》何必在这一境界提及相关的东西呢?

大抵,有关“神念”的部分,将在《剑术》的后续次第,在它该呈现的时候呈现。

“呼……”

陈仲长出一口气,连日来的疑惑,终于解脱。

一种难以言喻的轻快感,重新回到了陈仲身上。

就好像一套沉重的枷锁,在此刻彻底退去。

陈仲无需刻意进入深静,便能够清晰感受到,那静坐在虚无、空寂之内景中的骨相深处,有不知名的玄妙所在开启了门户,纯粹而润泽的力量如汨汨泉水,不断涌出。

骨相上,附着的细微气息自行汇聚成脉、成经,原本空空荡荡的骨骼与骨骼间空隙,被许许多多似有若无的存在填充,它们在气息的带动下,在那玄妙所在中涌出的力量润泽下,迅速地向着筋膜、血肉转化着。

然而这一切,在外界,在大青石上列位而坐的众修感应之下,都是无从察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