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了更多官员的共鸣。他们纷纷点头,低声附和。
秦始皇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语气冷峻地说道:“李斯,你这是在质疑朕的决定吗?林墨仙人赐福于朕,让朕重获健康,得以继续带领大秦走向辉煌,此乃天大的功劳,岂是你等凡人所能理解?”
就在这时,御史大夫冯劫也站了出来。他面容严肃,神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陛下,臣以为丞相所言极是。国师之位非同小可,它不仅代表着崇高的地位,更肩负着辅佐陛下、引领国家走向昌盛的重任。若轻易授予一个来历不明的外人,恐怕会引发朝野动荡,影响大秦的稳定。还请陛下三思啊!”
秦始皇的脸色逐渐阴沉下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压抑的怒意,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冯劫,你是在教朕如何治国吗?朕贵为天子,洞察天下,做出的决定自有深意。你们只需遵从此令便是!”
然而,言官们并未因此退缩。他们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高呼:“陛下,国师之位不可轻授!若陛下执意如此,臣等愿以死谏之!”
其中一名年迈的言官,白发苍苍,面容憔悴,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定的信念。他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声音嘶哑却充满了力量:“陛下,臣等虽如蝼蚁般渺小,但对陛下的忠心,对大秦的忠诚,日月可鉴。若陛下不听劝谏,臣愿以死明志,只求陛下能收回成命,莫要让大秦陷入未知的危机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说完,猛地朝着殿中的柱子撞去。周围的官员们见状,纷纷惊呼一声,面露惊恐之色,连忙上前阻拦。一时间,场面陷入了混乱。有的官员奋力拉住年迈言官的手臂,有的则大声呼喊着让侍卫前来帮忙。整个大殿内,充斥着呼喊声、惊叫声,原本庄重的仪式氛围荡然无存。
面对朝堂上的纷争,林墨始终神色淡然,仿佛这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与他毫无关系。他微微抬起头,目光如同深邃的湖水,平静而清澈,缓缓扫过百官,最后落在秦始皇身上。
他的声音清冷而悠远,如同从遥远的天外传来的仙音,在大殿内轻轻回荡:“陛下,国师之位,于我而言不过是一个虚名而已。我游历四方,一心只求领悟天道,对权位并无过多的追求。若因我一人而引发朝堂纷争,扰乱了大秦的稳定,实非我所愿。陛下,还请您再斟酌斟酌。”
秦始皇听到林墨的话,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深知林墨的能力与不凡,也明白林墨的到来或许能为大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朝堂上百官的反对,也让他不得不有所顾虑。然而,很快,他的眼神中又被坚定所取代:“仙人不必多虑。朕乃天子,一言九鼎,说出的话,如同落地的金石,不可更改。今日之事,朕意已决,任何人不得再议!”
在秦始皇的强势压制下,百官虽然心中依然充满了不满,但也不敢再公然反对。他们深知秦始皇的脾气,若再继续抗争,恐怕会惹来杀身之祸。
册封仪式在略显尴尬和压抑的氛围中继续进行。林墨被正式封为大秦国师,位列三公之上。随着仪式的完成,侍从将象征着国师权力的印玺呈到林墨面前。
林墨神色平静地接过印玺,微微点头示意,随后转身,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离去。他的身影逐渐消失在殿外,那洁白的衣衫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道耀眼的光芒,却又仿佛从未在这喧嚣的尘世中出现过。
朝堂上一片寂静,只有钟鼓声依旧在大殿之中回荡。百官们低着头,心中各有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