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官员心中暗自担忧,害怕林墨的到来会打破现有的权力平衡,影响自己的地位;有的则对秦始皇的决定依然耿耿于怀,思索着如何在日后寻找机会,改变这一局面。
册封仪式结束后,朝堂上的风波并未就此平息。反而,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暗流在平静的表面下汹涌涌动。百官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对林墨的身份和秦始皇的决定充满了质疑。
丞相李斯心事重重地回到府中。他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深知,林墨的到来,将会对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构成巨大的威胁。于是,他暗中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商议应对之策。
待众人到齐后,李斯压低声音,神色严肃地说道:“林墨此人,来历不明,背景神秘。如今他突然被陛下封为大秦国师,位列三公之上,若任由他掌控朝政,恐怕会对我等不利。我们必须设法除去他,以绝后患。”
心腹们纷纷点头,脸上露出赞同的神色。其中一位幕僚沉思片刻后,说道:“丞相,林墨既有陛下的支持,想要轻易除去他并非易事。我们需从长计议,寻找合适的时机,一击必杀。”
李斯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不错,我们不能轻举妄动。先密切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寻找他的破绽。一旦有机会,绝不能放过。”
与此同时,言官们也聚集在一起,他们的脸上满是愤愤不平之色。
一位言官愤怒地说道:“陛下被这个所谓的仙人所迷惑,做出如此糊涂的决定。我们身为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能坐视不理?必须再寻机会,劝谏陛下,让他认清林墨的真面目。”
其他言官纷纷响应:“对,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秦陷入危机。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让陛下回心转意。”
他们商议着如何再次向秦始皇进谏,言辞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林墨的不满。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林墨的掌控之中。林墨虽对权力并无太大兴趣,但他也深知,在这复杂的朝堂之中,想要安稳地追求天道,就必须应对这些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堂上的紧张气氛愈发浓厚。林墨与百官之间的矛盾,如同隐藏在地下的火山,随时可能爆发。而秦始皇,夹在林墨与百官之间,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一方面坚信林墨能为大秦带来福祉,另一方面又要安抚百官,维护朝堂的稳定。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大秦帝国的朝堂上悄然拉开了帷幕。
林墨在被封为国师后,并未急于参与朝政。他深知,此时的朝堂,暗流涌动,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决定先观察局势,了解大秦的政治格局和各方势力。
他每日在国师府中,或研读古籍,或修炼功法,表面上看似悠闲自在,实则在暗中留意着朝堂上的一举一动。他的神识如同无形的触角,延伸到咸阳城的每一个角落,将百官的动向和言论尽收耳中。
丞相李斯为了寻找林墨的破绽,派出了大量的眼线,密切监视着林墨的一举一动。然而,林墨行事谨慎,并无任何把柄可抓。这让李斯愈发焦虑,他决定主动出击,设下一个陷阱,引林墨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