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官征哦了一声。
他悄悄瞅瞅正在与师湘说话的诸葛琮,又低声对王涣说:
“那、那学通五经大概需要多少天啊?”
他,幽州亓官征,也想成为像仲珺那般有文化的人!
“多少……天?”
王涣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用“天”做学习单位,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便带着读书人絮絮叨叨的劲儿头说道:
“武者兄,这读书哪儿能一蹴而就啊!”
“常人三岁启蒙,八岁识字,十岁开始正式接触经义,从此开始寒窗苦读。若有天赋者则十八岁凝聚印绶,从此读书效率更高,积累更快些。”
“可就算凝聚了印绶,想要学通一经并能随意化用言灵,也得耗费至少十年功夫……”
“不论是学文还是学武,想要作出一番成绩,不悬梁刺股数十年是万万不能行的啊!”
亓官征懵了。
他喃喃道:“学通一经,需要十年……?”
王涣拍着他的肩膀,怜悯道:“这时间已经够短了……若无名师教导,恐怕二十年也打不住呢。”
亓官征瞠目结舌,耳中只剩下“二十年”这三个字来回晃荡。
半晌,他才低声道:
“那,就没有能飞快学通五经的方法吗?”
呜,想要跟仲珺建立些共同语言真的好难啊……
王涣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好气道:
“我从三岁开始学习,到现在十七年多,才勉强将易经倒背如流,用出其中的精妙言灵。”
他是高阶文士,在文学一道的天赋可谓是十里八乡万中无一。
就这他也不敢说自己能在六十岁前学通五经。
“你若是没有当年汝阴侯那样似神似仙的脑子,就别想着这样的美事儿了。”
亓官征可怜巴巴地看了眼诸葛琮那伟大的脑袋,闷闷不乐地抱臂不说话了。
“说起汝阴侯……”
王涣见他这样备受打击,倒也有点儿不好意思了,便主动邀请道:
“太学里还有汝阴侯石像呢!天子亲自命人送进去的,每逢大考小考,总会有很多人给它磕头烧香。”
“这么多年过去了,说不定它也有了几分灵性……要不我也带你去拜一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你这样的一心向学之人的。”
亓官征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
荀昭倒是没怎么惊讶。
他了然道:“太学确实有这个雕像。就在老师衣冠冢旁边儿不远。”
*
数十年前,前朝太傅、他们几人的老师荀公薨于雒阳。
当时时局紧张,雒阳封城,不许任何人随意进出……可老师在外宦游一生,总得让他老人家回颍川叶落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