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易凡的提议(四)

“众所周知,御史监察百官,是悬在百官头上的一把刀,可以小子看来,这把刀时虚时实,无法发挥应有的职权,文风弹奏,看似广开言路,弹劾有劣迹的官员,可没有丝毫的证据,参奏之后,都是陛下下旨才去彻查,更多的凭的是皇上的意志。而这其中,冤枉的不知多少,即便没有冤枉,抓住的品阶较小的官员,而那些巨贪鼯鼠并没有挖掘出来,可谓是隔靴挠痒,亦是隔山打牛,效果甚是低下。”

“咳咳,易凡,注意你的言辞!”

“犬子无知,鲁莽了些,还望罗大人不要介意!”

易靖唯恐易凡再说出虎狼之词来,将这些朝中的大臣得罪个遍,连忙出声阻止,又转头对着罗善玉,替易凡向罗善玉道歉。

罗善玉摆摆手道:“仆射大人,不必如此,女皇陛下继位以来,为国事操劳,我等自当竭尽全力,图求变革自然要找其弊病,才能对症下药。在下官看来,小易大人的无疑是我等良医良药。”

众人闻言,皆是纷纷点头称是。易靖见大家如此,也不再阻拦易凡,让其畅所欲言,将心中所想全然道出。

“我朝开国以来,一直延续的前朝制度,制度虽好,可有瑕。如罗大人所言,是有弊病的。朝廷就如人,虽有疾病,可不影响生活,若长此以往,疾病不加以药物,必然病入膏肓,轻则卧病在床,重则命丧黄泉。”

“而御史监察,这种前朝的制度,虽然沿用至今,可有许多的不足之处,监察力度不足,不能有效的监察官员的贪污腐败,甚至有些官员素位裹尸,无为而治,治下百姓苦不堪言,可这些上级官员都可能视而不见。而有些官员,任劳任怨,一心一意为百姓谋求福利,为百姓着想,皆因不会拍马屁,得不到重用,不给上级官员好处,塞银子送女人,从而被打压,长期得不到重用。”

“御史不单单是闻风而奏,因权治权,陛下不中意的官员,或者是已经违反犯罪,即将判刑的官员,御史再群而攻之,纷纷弹奏,将其打压,使其罪加一等,得不到公正的审判,本来收监的罪行,因为弹奏,判为斩立决。本来斩立决的罪行,却因御史揪住不放,而判个夷族。看似公允,罪犯得到严惩,可在律法面前,有失公平,对律法无疑是中践踏,百姓虽然叫好,可生活没有任何的改观,依旧是贪官污吏横行,官场风气依旧。”

众人听闻,无不纷纷点头,易凡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让罗善玉脸上有些挂不住,老脸微微的泛红。易凡知道,这种弊病,是制度的原因,不可能一朝一夕做出改变,易凡只希望,通过这些人的努力,大周能做出些变革,让百姓更加的富足,大周更加的富强些。若想彻底改变,除非来一场不小的革命,只有这样,大周才能更上一个阶层。可眼前外敌环伺,易凡不可能大动干戈,让大周陷入内忧外患之中。

慕雪凝之所以没有动董莱宜,皆因背后有世族撑腰,左迁余等人,只是董党的冰山一角,将他们拉下马,只是为了让朝局稳定,让慕雪凝不至于这个皇位坐的艰难,甚是不如意。变革无疑于损害世族利益,这个时候进行,本来亦是惊弓之鸟的世族,若董莱宜从中联络,无疑将进行阴谋反叛,慕雪凝刚刚继位,根基尚浅,这些人跳出搞事情,无疑造成动荡,大周由此内忧外患,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这是易凡最不想看到的。

听闻易凡讲述之后,众人都认为,御史言官,只是被动的监察,完全没有发挥出手中的权利,在坐的各位,心中都想知道易凡如何破局,将御史的权利真正的发挥出来,可这些人,都是久经官场的人,何况罗善玉还想借此上位,自然由他发问,再好不过。

“问题是如此,不知小易大人有何见解?”

罗善玉并未注意到别人的目光,而是目光炯炯的向易凡问道。

易凡看向易靖,见其轻微颔首,这才有讲述起来。

“大周如一棵参天大树,而朝廷是这棵大树的根系,从百姓中汲取养分,供给朝廷的各个枝干,而御史则是监察这些树干枝叶,那些是好的,得以重用,那些是腐朽的,须砍掉,那些又是歪瓜裂枣的,要加以修正。”

“小的的提议是,在县州府道设立御史台,县级御史监察县吏,州级御史监察县令和州吏,府道御史监察州刺史以及府道官吏,各道由朝廷直接监察。”

“这些御史,可由上一级地方官员节制,至于这些御史的调动和任免,则受都察院直接掌管。各州县人数,可按照富庶情况具体而定,少则两三人,多则五六人。这些御史,可以道地方民间走访,了结官吏。收受民间的言论,察查官员要有证据,有迹可循,万不可因为仇人中伤,或者恶意的打击报复,而随意的将官吏革职查办。”

“御史监察应该灵活,有些地方官,为了自己不被监察,会将这些御史拉下水,于他们沆瀣一气,都察院可以定期不定期的进行人事调动,某些地方上干的好的,可以升迁,某些地方上干的不好的,可以降级使用,甚至革职查办。当然,御史官员有监察的职能,不能肆意的打击报复。不能因为某个官员和其有怨愤,就盯着人家不放。”

“御史监察,行使其监察的职能,同时亦要收到约束,这些法令和律法须配套才是,不能因为权利的行使,而使的官员目无王法,让受监察的官员人人自危,不能行使自己的职责。”

“当然,这些御史的任用,除了从现有的官员中选用,还可以在恩科中选用有才干的人,到地方基层去历练。”

“至于财政的开销,监察官员之后,使其少贪污受贿些,多为百姓谋些福利,百姓富裕之后,所缴纳的税收,完全可以够这些官员的开销。”